離婚財產分割有什么規定?
1、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婚姻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婚姻法》被《民法典》所替代。
2、《民法典》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妻雙方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劃重點:
這條旨在強調“約定優先”,即夫妻對財產進行的約定,其效力高于法定夫妻共有財產,這是尊重個人真實意愿的體現。需要注意的是,約定必須采用書面形式,口頭約定無效。此外,該約定不能惡意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如夫妻故意約定財產歸妻子,而逃避丈夫應承擔的個人債務。
夫妻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時,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占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
離婚后,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夫妻離婚房產的分割:
夫妻房產分割也可以理解成離婚析產的問題,按照房產的性質,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夫妻雙方婚后出資獲得的房產
對于這種房產,無論房產證上是一方的名字,還是雙方的名字,均為共同財產。應該按照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原則進行分割。
即按市場價計算房屋價值,由取得房子的一方付給未得房一方房屋價值的一半,得房方單獨償還剩余的本金及利息。
(2)夫妻一方婚前獲得的房產證
依照法律規定,該房屋屬于婚前財產,離婚時,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
(3)夫妻一方婚前通過按揭貸款購房,取得了房產證,婚后夫妻共同還貸的房產。
對于婚后房屋增值部分以及共同償還貸款的部分,除夫妻雙方另有約定外,應當視為共同財產。離婚時,對于這部分按共同財產分割。
(4)夫妻一方婚前付了部分房款,但婚后才取得房產證的,婚后雙方共同還貸的房產。
按財產來源細分為婚前、婚后兩部分進行分割。
(5)父母參與出資購買的房屋,子女離婚后,房屋如何分割?
根據《民法典》,父母在雙方結婚前的出資,視為對自己子女的贈與,另有約定除外;父母在雙方結婚后的出資,視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另有約定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