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隊上有位居民,在家養雞、鴨、鵝,叫聲影響鄰居休息,鄰居氣不過把他家的雞圈損毀了,兩家現在矛盾突出,我們也上門勸說很多次,但效果不好,希望法官可以從法律的角度幫我們調解一下?!苯?,接到縣光明中心社區西地居委會干部的電話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碩縣人民法院包村法官立刻上門了解情況。
通過了解得知,衛某和楊某是相住20余年的鄰居,近期,楊某在自家院子內靠近衛某家圍墻邊搭建了臨時雞圈,用來飼養雞、鴨、鵝等家禽,由于雞圈靠近了衛某家的窗戶,家禽的叫聲經常吵著衛某一家人的休息,因此事兩家人也進行過協商,但沒有妥善解決問題。衛某一氣之下將楊某搭建的雞圈損毀,導致鄰里矛盾激化。
在了解糾紛情況后,包村法官考慮到雙方系多年鄰居,一直以來和睦相處,從未有過糾紛,也考慮到畢竟“遠親不如近鄰”,此類糾紛宜調不宜判,若鬧上法庭,作出判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糾紛,還可能激化矛盾。
本著事了人和、修復鄰里關系的目的,包村法官耐心細致地向雙方闡明鄰里關系的重要性,彼此應互相幫助、互相體諒,換位思考,營造和諧的鄰里氛圍。經過法官長達兩個多小時的耐心溝通、釋法析理、現場勘查,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并于當日下午楊某將雞圈移至其他地方,衛某則賠償了楊某雞圈損毀的損失,一起鄰里糾紛劃上圓滿句號。
近年來,和碩縣人民法院將訴源治理工作和訴訟服務工作相結合,以常態化開展“一村(社區)一法官”工作為契機,努力讓司法服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切實發揮人民法院的職能作用,形成“網格吹哨+法官報道”的工作格局,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今后,和碩縣人民法院將努力實現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訴前的目標,將人民法院工作融入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