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囑律師:生前過戶后產生糾紛案例
案情簡介:蔡奶奶有三個兒子,2022 年 10 月,蔡奶奶與兩個孫子簽訂了一份《存量房買賣合同》,約定以 50 萬的價格把房子賣給兩個孫子,實際未要求付房款。蔡奶奶老伴去世后,蔡奶奶被二兒子接走居住,兩個月后回家發現進不了門,兩個孫子把門鎖換了。兩個孫子稱房子是奶奶贈給他們的,為此還提供了蔡奶奶的遺囑及視頻,遺囑中明確去世后房由兩個孫子平分。蔡奶奶到法院起訴,要求兩個孫子支付購房款。
裁判情況:一審法院認定買賣關系成立,兩個孫子應該支付 50 萬購房款。兩個孫子不服上訴,二審尚未判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及相關法律規定,遺囑無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幾類:
遺囑人主體資格問題
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遺囑人立遺囑時若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所立遺囑無效。比如精神病人在發病期間無法正確表達真實意思,此時所立遺囑不具法律效力。
遺囑人神志不清:立遺囑時遺囑人必須意識清晰、能夠正確辨認自己的行為和表達意愿。若處于神志不清、精神錯亂等狀態下立的遺囑,不能體現其真實意思,應認定無效。
遺囑內容真實性問題
受脅迫、欺騙所立:遺囑必須是遺囑人真實意思表示。若立遺囑人是在他人威脅、欺騙等情形下訂立遺囑,并非出于自身意愿,則該遺囑無效。
偽造、篡改:偽造的遺囑完全不具有法律效力。遺囑被篡改的,篡改的內容無效,未篡改部分若符合法定條件仍可有效。
遺囑處分財產范圍問題
處分他人財產:遺囑人只能處分自己的合法財產,若遺囑中對他人財產進行了處分,該部分內容無效。例如在夫妻關系中,一方未經對方同意,在遺囑中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中屬于對方的部分。
已處分財產:立遺囑人生前已對遺囑涉及的財產進行了處分,導致遺囑中相應財產在繼承開始前滅失、部分滅失或所有權轉移、部分轉移的,遺囑視為被撤銷或部分撤銷,不發生法律效力。
遺囑形式及程序問題
形式不符合法定要求:不同類型的遺囑有相應法定形式要求。如自書遺囑需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簽名并注明年月日;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需有兩個以上符合條件的見證人在場見證等,若不滿足這些形式要件,遺囑無效。
見證人與繼承人有利害關系:代書遺囑、打印遺囑、錄音錄像遺囑和口頭遺囑的見證人不能是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繼承人、受遺贈人或與繼承人、受遺贈人有利害關系的人,否則遺囑可能無效。
未注明日期:對于自書遺囑、代書遺囑、打印遺囑等,注明日期是重要的形式要求之一,未注明日期的遺囑可能會因無法確定訂立時間等原因被認定無效。
違反法律強制規定和公序良俗問題
未留必要份額:遺囑應當為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未保留的,涉及該部分的遺囑內容無效。同時,遺囑也應給胎兒保留繼承份額,否則可能導致遺囑部分無效。
違反公序良俗:遺囑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也不能違背公序良俗。例如,已婚人士通過遺囑把財產留給情人,可能會因違背公序良俗而導致遺囑無效。
多份遺囑沖突問題
如果存在多份內容沖突的遺囑,且無法確定有效的解釋或依據時,可能導致部分遺囑無效。一般來說,公證遺囑曾具有優先效力,但《民法典》施行后,以最后的遺囑為準。
遺囑無效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遺產按法定繼承處理
全部無效:如果遺囑全部無效,那么遺產將按照法定繼承的方式進行分配。法定繼承中,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繼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部分無效:遺囑部分無效時,無效部分所涉及的遺產按照法定繼承處理,而有效部分則按照遺囑內容由相應繼承人繼承。
遺囑特定安排失效:遺囑中關于遺產分配的特定安排,如指定某套房產由特定的某一個繼承人繼承,或者對某些生活困難的繼承人給予特殊的財產照顧等安排,都會因為遺囑無效而失去法律效力,無法按照遺囑人的意愿執行。
可能引發繼承糾紛:遺囑無效往往會導致繼承人之間對遺產分配產生分歧和爭議。不同的繼承人可能對遺產的分配有不同的期望和訴求,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引發糾紛。他們可能會嘗試通過協商來解決問題,若協商不成,還可能尋求調解機構的幫助,若仍無法解決,就只能通過訴訟的方式,由法院來判定遺產的最終分配方案。
影響遺產及時分配:確定遺囑無效以及按照法定繼承程序進行遺產分配,需要經歷一系列的流程和時間,這就可能導致遺產分配的時間延長,給相關人員的生活等方面帶來不便,比如可能影響對遺產的管理和使用,甚至可能使遺產在等待分配期間產生增值或貶值等情況,引發更多的問題和爭議。
可能產生民事賠償或刑事責任:如果遺囑無效是因為有人偽造、篡改遺囑等行為導致的,那么偽造、篡改者可能會面臨相應的法律責任。情節嚴重的,偽造者可能會喪失繼承權;如果其行為還構成了犯罪,如通過偽造遺囑騙取大量遺產,給其他合法繼承人造成重大損失,可能涉嫌詐騙罪等,將面臨刑事處罰。
在遺囑無效相關事務中,律師能發揮多方面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糾紛預防階段
法律咨詢與建議:為當事人提供關于遺囑訂立、效力等方面的法律咨詢,告知遺囑無效的各種情形和法律后果,幫助當事人了解如何訂立一份有效的遺囑,避免因不符合法律規定而導致遺囑無效。
遺囑起草與審核:根據當事人的意愿,幫助起草合法有效的遺囑,確保遺囑內容、形式等符合法律要求。對當事人自行起草或已有的遺囑進行審核,指出存在的問題和風險,并提供修改建議。
見證與公證協助:為遺囑的見證提供專業服務,確保見證過程符合法律規定,見證人的資格和見證程序合法有效,增加遺囑的可信度和證明力。協助當事人辦理遺囑公證相關事宜,指導當事人準備所需材料,確保公證程序順利進行。
糾紛處理階段
證據收集與整理:幫助當事人收集與遺囑無效相關的證據,如證明遺囑人立遺囑時行為能力的證據、證明遺囑是否受脅迫或欺騙的證據、證明遺囑是否被偽造或篡改的證據等。對收集到的證據進行整理和分析,篩選出對當事人有利的證據,為訴訟或糾紛解決做好準備。
方案制定與談判:根據具體案情,制定合理的糾紛解決方案,評估各種解決方案的利弊,為當事人提供決策依據。代表當事人與其他繼承人或相關方進行談判,爭取通過協商解決糾紛,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談判過程中,運用專業的法律知識和談判技巧,促成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訴訟代理與辯護:如果糾紛無法通過協商解決,需要通過訴訟途徑解決,律師可以作為當事人的訴訟代理人,代表當事人向法院提起訴訟或進行答辯。在訴訟過程中,律師要依據事實和法律,向法院提交證據、闡述觀點,為當事人進行辯護,爭取法院作出有利于當事人的判決。
后續事務處理階段
遺產分配監督:在遺囑被認定無效后,協助當事人按照法定繼承或其他有效的方式進行遺產分配,監督遺產分配過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確保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實現。
協助辦理手續:幫助當事人辦理與遺產繼承相關的各種手續,如房產過戶、銀行存款支取、股權變更等,確保遺產順利轉移到合法繼承人手中。
提供法律支持與指導:在遺產處理的后續過程中,為當事人提供持續的法律支持和指導,解答當事人在遺產管理、使用等方面遇到的法律問題,幫助當事人避免新的法律風險。